<TNk?d
f7
s{/qS3=
0W
>9'Rw
P
,K\
S*%iiD)
=hw
^P%Zn
!Y;<:zx5
}%{=].)L
一、发动机点火能量多少合适?
*'^:S#
=
Vdy\4 nu( 其实没有人能准确回答这一个问题,发动机在什么工作状况下用多少点火能量汽车工厂存储于ECU的只读存储器ROM中。
MSFNw ECU只读存储器ROM中存有500多万组数据,这些数据大多数是通过各种实际工作情况实驗测量优选得出的。发动机工况千变万化,ECU要根据各传感送来的信息计算寻找出只读存储器中与现时相同(或最接近)工况的数据,发出喷油脉宽、点火提前角、闭合角(点火线圈充电时间)指令。
{"Y]/6 一辆车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ECU的数据编写程式,工厂不会公告数据,属知识产权范畴。
im_0ur&'
]&; G\9$y
CgaB) `.
U_=wL
但是有关点火能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公开们的,写在教科书上。所以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发动机点火能量作出正确的认识解读。
8-l)TTP&.
K]=>
F
,Elg
a}7u
Exo`Z`m`U
A 、在燃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成功点燃混合气的跳火能量为0.3mj就可。(0.0041868mJ=0.001卡)
YKS'#F2
!Z2n;.w
gkn/E}K#
rBPxGBd4
传统机械触点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50mj,电子无触点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100mj以上。
%4^/.) Q 当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100mj以上时称为高能量点火,现代电喷车都用高能量点火。点火线圈初级能量达到200-300mj或更高称为超高能量点火,多用于稀薄混合气技术发动机(环保,日后发展趋势),压缩比在13:1,空燃比25:1。
M_)T=s *
UzwIV{
NFPkK?+
8Qy |;T}
B、点火能量大小由ECU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控制,与喷油脉宽类似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时间。
3Mt6iZW 控制点火能量大小的目的是既可保证成功点火又可保护各种元器件。例如火花塞、分电器、点火线圈初级、点火模块等等及感少电磁波幅射干扰。
&
[xJfL
-g9f3Be
W%x#ps5%
l1msXBC
C、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大点火能量只是提高较浓或较稀混合汽混成功点火概率,所以对于怠速、低速更有利。
1JY4E2Q
92S,W?(
nzK"eNDN.
I!1nB\l
D、点火能量达到一定值后,点火能量大小不会影响发动机功率(燃烧速度), 即所谓的增加马力。
eZWR)+aq 很多人对此有误解,认为.点火能量越大燃烧效率越高,其实是点火成功与不成功的问题。
YQ+Kl[ec
k5@_8Rc
&Tf R].
'7<@(HO
E、燃烧的速度(效率)主要取决于混合汽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气缸内混合气扰流速度,这个理沿用了100多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改变这个事实。例如同样的点火能量,北方冬天发动机温度不足,使燃烧效率低,油耗上升。
N!fp;jvG 混合气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燃烧的速度快,一点即着,高到一程度甚至自燃即点火能量为0,所以,发动机转速越高温度也根随增高,用较小的点火能量即可。
V#TA%>
b)u9#%Q
e<^tY0rR&
7$GP#V1r/
F、假如混合气浓度不在着火区,点火能量再大也无法成功点火。
NUL~zb
7*XG]=z/
`bC_J,>_
0Xo
zYyq
G、点火失败原因:1. 混合气在浓限或稀限区2.火花塞断火。
eB]ZnJ2^=
vOP[ND=T
<=`@`rm{
lk'RW
y"pw
请参看图(1-6)
$200?[
KXGs'D
L9.#/%I\
)0Lq>6j9
二、火花塞的能量转换特性
V#~.Jg7
g|P hNo
&Yg/08*
=r~.I
只有把火花塞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工作特性弄清楚了,才能正确解读点火能量。
*3$,f>W^
yr>bL"!CA
KeB4Pae|V
n*Vd<m;w
A、火花塞跳火由电容放电期(1-10微秒左右)温度达60000K(色溫单位K=℃+273.15)。,及电感放电期(最大量:传统约0.7ms无触点大于1.2ms) 温度达3000K。
,g_onfY
WEtA4zCO
k%}89glm
Jh4&Qh|t
B、正常情况下混合气由火花塞电容放电期点燃,当混合气成功点燃后电感放电期对输出动力没有存在的实质意义,只会加速火花塞电极的烧蚀。就如我们启动发动机扭钥匙,着机了还在扭住不放手一样多余。
vM7v f6 祥見:http://www.dncc.cn/bbs/dispbbs.asp?boardid=41&id=8969
=6L*!JP< 当电容放电期不能成功点火时,电感放电期持续的火花延续点火,适当延长火花期还有利于残余气体燃烧,有利环保,这是它存在的目的。
jD/7/G*
lMwk.#
,$h(fM8GC
m']9Q3-
C、火花塞电极形状对跳火电压及放电时间有影响,但変化量不大。反而发动机工况对跳火电压及影响甚大,不同的工况跳火电压可达6、7kv变化之多。
eC6>yD6D 跳火电压是个变量,其它条件相对稳定时,只要影响因素是压力及温度。
i}PK$sa#c
(9mbF%b
w4\BD&7V
SQ}S4r
D、火花塞间隙跳火前如同稳压二极管(拑位),虽然点火线圈可输出几万伏高压,但到达击穿电压时点火线圈电压就升不上去了,跳火后如同一个电阻,点火线圈的剩余能量通过这个电阻泄放,产生持续的火花。
JC=dYP}
WtIMvk
rfYP*QQY
!$_~x
8K1-
E、火花塞间隙小,电极吸热作用使间隙中的混合气体温度难上升,不易着火,过小就进入淬火区。
fN@{y+6 火花塞间隙大,跳火能量上升(电压增大),但压力高温度低时容易发生击不穿混合气(断火)现象。
\8
e2?(@"k 火花塞间隙在0.7mm-1.2mm之间,点火线圈能量大间隙也适当增大,对提高点火成功率有利。
&kzj?xK=(j
RO.U(T
[c~kF+8
u5+|Su
F、火花塞能量来自点火线圈,所谓有高能量火花塞实是无稽之淡。
Ln!A:dP}c- 不管用何材料制造火花塞电气性能是一样的,只有使用寿命不同。
Vsnuy8~k 火花塞二个电极都是导体,其间隙中的混合气为负载,原理如同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铜导体线或铁导体线去连接一个相同电阻的负载时,所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即转换的热能大小一样。
aZ|=(] G、贵金属(铱、铂…)有较低的电子发射势垒,所以跳火电压比普通火花塞低,互换时贵金属火花塞间隙应略大于普通火花塞间隙才匹配。
]#2Y e7+
U}
k9 Py
j _L@U2i
4;`oUt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R`tLN A、 点火线圈输出能量不变时,火花塞击穿电压越高,火花塞电容放电能量越大,则电感放电火花期变短。
B(xN Gs B、 点火线圈输出能量变大,火花塞击穿电压不变时,则电感放电火花期变长。
H"ZZ.^"5FV
GFr|E8
gz3pX#S
XQw>EZdj_N
重要提示:点火能量大小不会影响发动机混合气燃烧速度的理解为
qgfi\/$6
~c\e'≻
soQ1X@"0
&wV]"&-
100mj与150mj能量通过火花塞时,火花塞电容放电能量相等,时间也相等,电感放电火花期时间长短不同,即在相等的时段内所发出的热功相约。
jEZMUqGY!
32`{7a3!=
{A05u3}
'/^qJ7eb
b4[bL2J$h1
&,{fw@#)_
ywGd> @
d3ZdB4L
*>7 >g"
Dz>^IMsY
{ C=NUK%?
三、点火线圈能量
nw -xSS{
`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