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动机的结构与维修 IoQEtA
第一节 概述 |:q=T
~x
一、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S!jTyY7e
东南富利卡系列汽车采用的是4G63-MPI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发动机主要由机体、气缸盖、气缸床垫、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燃油喷射系统,起动装置等组成,其结构剖面图见图2-1和图2-2所示。 gf#{k2r
NPhhD&
W_
图2-1 4G63-MPI型发动机结构(纵剖面图) +X#vVD3"
oRm L
{UDZ
图2-2 4G63-MPI型发动机结构(横剖面图) 54gBJEhg
1、气缸体的结构 }6p@lla,%]
4G63-MPI发动机机体结构见图2-3所示。发动机机体由气缸体与油底壳组成。气缸体上有4个气缸孔和曲轴轴承座,与油底壳组合成形成曲轴箱。油底壳贮存润滑机油,放油螺塞通过密封衬垫与气缸体连接。气缸体上部安装气缸盖、气缸衬垫,组合后形成燃烧室。 :}Xll#.,m
u8gS<\
图2-3 4G63-MPI发动机机体结构 w zYzug
1-油底壳 2-气缸体 3-气缸衬垫 4-气缸盖 r;/4F/6"
2、气缸盖 t`WB;o!
气缸盖的结构形式为气门顶置式和凸轮轴上置式。缸盖上装有凸轮轴及进、排气门,气门摇臂。气缸盖的右侧装置进气歧管,左侧安装排气歧管。同时还有喷油器及各类传感器、气门室盖。由气缸盖螺栓通过气缸衬垫与气缸体密封组合。 L;
T8?+ x
3、正时齿带轮 , R'@%,/
4G63-MPI发动机机体的前端装置曲轴正时齿带轮、机油泵皮带轮、凸轮轴正时齿带轮,由正时齿带、正时齿带B带动,同时被带动的还有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动力转向油泵皮带轮。正时齿带轮结构见图2-4。 XUM!Qv
Mx6@$tQ%
图2-4 正时齿带轮结构 *n;!G8\
4、附件 P#pn*L*"T
机体上还安装冷却水泵、发电机、起动机、配电盘、冷却风扇及许多传感器、火花塞等附件。 ?bPRxR
二、4G63-MPI多点喷射发动机的技术参数
-%2[2p
4G63-MPI汽油发动机的各项技术特性参数见表2-1所示,4G63-MPI汽油发动机的各项维修特性参数见表2-2所示。 AP
[|Ta
表2-1 4G63-MPI汽油发动机的技术参数 @b"t]#V(
E
发动机型式 4G63-MPI iOwx0GD.n
总排气量/ml 1997 mu?Eco`~
缸径×行程/mm 85.0×88.0 .%.9n\b
压缩比 9.5 7:9.&W/KE
燃烧室 斜屋顶型 t'BLVCu
凸轮轴排列 SOHC 43={Xy
气门数目 进气门 8 zunV<2~(2}
排气门 8
Zm=(+
f
气门正时 进气门 开启 BTDC16º 3l3+A+n
关闭 ABDC53º w3=%*<
排气门 开启 ABDC50º L=q+|j1>
关闭 BTDC16º +hE(Ra#
燃油系统 电子控制多点燃油喷射 c>/.
;p
摇臂 滚轮式 >m#e:[N
表2-2 4G63-MPI汽油发动机的维修规格 K-f1{ 0
项目 标准值 j
6
发电机驱动皮带振动频率/Hz 检查时 t9Y=m
6
安装旧皮带时 ?x+Z)`w_
安装新皮带时 174~225 2_ :n
188~213 #-8\JEn
225~266 McoK@q;
发电机驱动皮带张力/N 检查时 294~490 Y=`
安装旧皮带时 343~441 W5^.-B,(K
安装新皮带时 490~686 ,-+"^
>
发电机驱动皮带挠度(参考值)/mm 检查时 7.0~9.0 c8Q]!p+Yp
安装旧皮带时 7.5~8.5 w#N?l!5
安装新皮带时 5.5~7.5
u*7Z~R
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振动频率HZ 检查时 196~253 ES<{4<Kpx
安装旧皮带时 211~240 .+y>8h3{
安装新皮带时 253~299 <Fs-3(V+\
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张力/N 检查时 294~490 +:6Ii9GN
安装旧皮带时 343~441 6Ggs JU
安装新皮带时 490~686 <Wl(9$
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挠度(参考值) 检查时 5.5~7.5 Nq 8@Nyp
安装旧皮带时 6.0~7.0 `GQ{*_-
安装新皮带时 4.0~6.0 FQeYx-7
A/C压缩机驱动皮带振动频率/HZ B 检查时 195~220 ^!:"Q3
安装旧皮带时 195~220 3"
Vd==oK~
安装新皮带时 240~258 Jj"HpK>[
A/C压缩机驱动皮带张力/N A,B 检查时 255~324 }Zl"9A#K
安装旧皮带时 255~324 cx(2jk}6
安装新皮带时 392~451 pt!'v$G/*
A/C压缩机驱动皮带挠度(参考值)/mm A 检查时 9.0~10.0 z\Ui8jo:;
安装旧皮带时 9.0~10.0 B7 c[4
安装新皮带时 8.0~8.5 qY}Cg0[@g
B 检查时 8.0~8.5 H-a^BZ&iU
安装旧皮带时 6.5~7.5 [d:@1yc
安装新皮带时 5.5~6.0 J0qXtr%h\
气门间隙(热车时)/mm 进气门 0.20
{9;eH'e
排气门 0.30 Wx k;g
基本点火正时 5ºBTDC±2º Un\Ubqi0
怠速转速/r•min-1 750±100 3F
uCW
CO浓度/% 0.5以下 =!YP$hf Y
HC浓度/ppm 100×10-6以下 K,G,di
压缩压力(发动机转速在250~400r/min)/kPa 1270(最低960) 8V,"Id][
各缸门压缩压力差/kPa 最高100 :&qC <UD
进气歧管真空/kPa 最低60 Tm%WWbc
气缸头螺栓长度极限值/mm 99.4 Av@&hD\
正时齿带B张力/mm 5~7 (6e!09P&
自动张紧器杆突出量/mm 2.5~3 u![4=w
三、4G63-MPI多点喷射发动机的密封 %j~9O~-
4G63-MPI多点喷射发动机需要使用密封胶进行密封的零部件及其所使用的密封胶的规格及用量见表2-3所示。 ['/;'NhdlY
表2-3 4G63-MPI发动机的密封 {KF 7j63
应用 指定密封胶 用量 Y9z:xE
摇臂盖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e_fg s>o`(
半圆形衬垫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o(?g-3
发动机支撑架螺栓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9#c*'S
油度壳垫片 MIISUBISHI GENUINE PART MD970389或同级品 依需要 7LyV`6{70
出水口接头 MIISUBISHI GENUINE PART MD970389或同级品 依需要 ^^j|0qshL
节温器外壳 MIISUBISHI GENUINE PART MD970389或同级品 依需要 juve9HaW
发动机冷却水温表单元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 ZjD
发动机冷却水温传感器 3M NUT LOCKING PART NO.4171或同级品 依需要 | eVTxeq
机油压力开关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SquqaX+<
机油压力表单元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_#\5]D~""
使用密封胶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L+zUlsf
1、液体密封垫片的使用 GQc%OQc\
发动机有几处使用液体密封垫片(FIPG),为确使该垫片可以完全达到它的使用目的,在使用此垫片时,应特别注意涂抹的宽度、连续性及位置均匀等。如涂抹太薄,将造成泄漏;如涂抹太厚,则会使液体密封垫片溢流,而造成燃油供油管阻塞或口径变窄。因此,必须连续且均匀地涂抹。 hJtghG6v
使用在发动机上的FIPG为室温硬化(RTV)型式,且每一罐均有100g容量(PART NO:MD970389或MD997110)。由于RVT会与空气中的水份起反应而硬化,因此它一般是使用在金属凸缘区域。 U S~JLJI
FIPG(件号:MD970389)可以使用在发动机机油及冷却水的密封用途上。而零件号码为997110仅可使用在发动机机油的密封用途。 9H Bx[2&
2、液体密封垫的分解 /-} p7AM
使用FIPG密封的零件,不需使用专用工具即可进行分解。然而在某些状况下中,如使用木槌或小型工具敲打时,会使连接表面之间的密封胶断裂。这时可在接合面之间,将平薄的垫片刮刀敲入其中,但须小心以防损害接缝面。 S}oF7;'Ga
有关油底壳的拆卸,可使用“油底壳拆卸器(MD998727)”进行。 <Ucfd
G&Lp
3、表面处理注意事项 c;
fyUi
可使用垫片刮刀或钢刷,将表面上残留的垫片刮除。检查并确定欲涂抹FIPG的表面平坦,且无任何油类、黄油及外来物质附著。不要忘记将螺栓孔内残留的垫片清除。 [ Sa
C
4、液体密封垫片的涂抹 k.VOS0
当使用FIPG组立零件时,虽然必须特别小心,但其步骤与一般垫片使用方式相同,相当简单。 c35vjYQx0
FIPG的涂抹宽度需符合规定且无断续情形发生。同时在螺栓孔四周,亦必须形成完全的圆形涂抹。FIPG在硬化后即难以擦拭清除。当FIPG未硬化时(15min以内),将零件安装定位,然后确定垫片没有溢流情形发生。 v[=E f
FIPG的使用注意事项随区域不同而不同。当使用FIPG时,请遵照本手册内所描述的程序。 UjK&`a;V
四、发动机维修所需专用工具 z-E4-\a
发动机维修所需专用工具见表2-4所示。 xL"o)]a=
表2-4 发动机维修专用工具 (!=aRC.-
工具 零件号 名称 用途 BS.6d}G4
MB991502 MUT-II副总成 驱动皮带张力测量检查怠速 tYa*%|!
v
MB991668 皮带张力计组件 驱动皮带张力测量 g{(nt5|^l
(与MUT-II一起作用) B:.rp.1
MD998738 调整螺栓 自动张紧器固定用 N R{:4zJT
正时齿带张力调整 IgL8u
MB990767 曲轴皮带轮固定 凸轮轴链固定用 VXS9E383
曲轴正时齿带轮固定用 b
v "S(
MD998719 曲轴皮带轮固定器销 曲轴正时齿带轮固定用 z?xd\x
MD998713 凸轮轴油封安装器 凸轮轴油封压入用 Yi`.zm
MB998285 曲轴前油封导管 曲轴前油封压入用 mwxJ#
MB998375 曲轴前油封安装器 曲轴前油封压入用 tR3hbL$W
MD991654 气缸头螺栓扳手 气缸头螺栓拆装用 y4') !e
MB998767 张紧器扳手 正时齿带张力调整 KGIz)/eSg
MD991683 吊链 发动机总成的拆装 N`M5`=.
=xgW$c/yB
第二节 发动机总成的检修 | c;S'36
发动机的拆卸与安装应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解时,先把外围连接的管路、线路接头拆下,然后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入。拆卸某些零件时,如发电机、冷却风扇、皮带轮、气门室盖以及皮带时,应先把总成卸下,然后再分解其中零件。有安装标记的零件,应标贴配合记号,以免在安装时发生错误。拆下的零件应有序的放置,特殊螺栓,螺母应及时装在原位上,以免丢失。对总成上拆下的密封件,如油封、O型胶圈,安装时应更换,不可重复使用,否则将影响使用性能。4G63发动机总成由于设计先进,结构紧凑,所以在拆卸和安装发动机总成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以免在拆装中造成机件不必要的损坏。 h.67]U7m
一、发动机总成的拆装 }Iu 6]?|'
1、发动机总成的拆卸 >9|Q,/b0
拆卸发动机总成之前完成下列作业: 9{+B lNZ
(1)释放燃油管路压力; ~V (WD;Mk
(2)排放发动机冷水; !W8$-iq
(3)拆卸空气滤清器; SC'fT!
(4)拆卸A/T油尺和油尺导管; EWbFy"=
(5)拆卸前排歧管; @ 3FTf"#Y
(6)拆卸排气歧管; S$ dFz
(7)拆卸变速器机油冷却器管; "\Z.YZUa\
(8)拆卸节温器。 w
m!Y5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按图2-5序号所示步骤进行。 wHvX|GwMv
3[amCKel
(a) .Ce30VE-
h(l4\)
(b) y@Z@ eK3
图2-5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 +"Flu.+['
1-油门拉索 2-节气门拉索 3-EGR电磁阀接头 4-发动机冷却水温传感器 5-动力转向油压开关接头 6-分电盘接头 7-氧传感器接头 8-电容器 9-杂讯过滤器 10-功率晶体接头 11-点火线圈接头 12-控制电磁阀接头 1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接头 14-怠速控制伺服接头 15-喷油器接头 16-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表单元接头 17-制动助力器真空管 18-真空管 19-水箱上水管 20-水箱下水管 21-暖气管 22-高压油管 23-回油管 24-风扇护盖 25-水箱和水箱护罩总成 26-动力转向油泵 27-动力转向油泵托架 28-A/C制冷剂温度开关接头 29-压缩机 30-压缩机托架和张力皮带轮总成 31-隔垫罩 32-右前绝缘止挡块 33-右前发动机支撑 34-发动机总成 cNOtfn6?F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要点如下: ?"04u*u3
(1)拆卸水箱上水管/水箱下水管时应在水箱水管和管夹上做记号后再拆卸水箱水管。 ;\a?xtIy
(2)从动力转向油泵托架上拆下动力转向油泵及油管时,注意应将拆下的动力转向油泵放置在不会妨碍发动机拆装的地方,并用绳索绑住。 PzF>yG[
(3)从压缩机托架上拆下压缩机和相关管路时,注意应将拆下的压缩机放置在不会妨碍发动机拆装的地方,并用绳索绑住。 zH|YVg
(4)拆卸发动机右前绝缘止档块/右前发动机支撑总成时,先检查发动机上的所有连接的拉索、管路及线束接头等是否已拆开。确认发动机吊耳是否牢固未松动(图2-6)。安装专用工具,拆卸前发动机支撑固定螺母和螺栓。如图2-7所示,使用专用工具向上吊起发动机,使发动机重量离开前发动机支撑。拆下前发动机支撑,使用专用工具将发动机总成向上慢慢地拉高,以便自发动机室取出。 rF ?gKk
!(gMr1}w
图2-6 发动机吊耳 ftKL#9,s(
R={#V8D~
图2-7 拆卸前发动机支撑 1szObhN-l
2、发动机总成的安装 |N^"?bSt
使用专用工具并与折卸时相反的步骤安装发动机总成,检查并确认所有的拉索、管路及线束接头均正常。发动机总成安装要点如下: 0}"\3EdAbD
(1)安装右前发动机支撑时,如图2-8所示,确认发动机支撑凸起位置和孔均已对正后进行。安装前检查橡胶是否龟裂、分离或损坏,检查前发动机支撑是否损坏。注意不可扭曲橡皮部位,且不可让橡皮部位沾到燃油或机油等油渍。 ?wv^X`Q*~
(9oo8&GG
图2-8 安装右前发动机支撑 J4"A6`O
(2)连接高压油管到输油管时,如图2-9所示,涂抹少许发动机机油到O型环上,然后小心地插入高压油管且不要伤到O型环。注意不可让发动机机油流入输油管内。 Sh1$AGm
z,$uIv}'@
图2-9 连接高压油管 D ka8[z7
(3)连接水箱下水管/水箱上水管时,将水箱水管插入至出水口或入水口的接头凸缘处。对正水箱水管和管夹的对正记号后,连接水箱水管。 pP1DR'
(4)发动机总成安装后安装节温器;安装变速器油冷却器管;安装排气歧管;安装前排气管;安装A/T油尺和油尺导管;安装空气滤清器;补充发动机冷却液;调整油门拉索和节气门拉索。 kJJiDDL0;*
二、发动机总成的检修调整 {Kr}RR*{X
(一)驱动皮带张力检查和调整 +58^{_k+%
1、发电机驱动皮带的检查 W|@SXO)DY
(1)发电机驱动皮带振动频率的检查 ym6Emf]
使用MUT-II检查皮带振动频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l>`S<rGe
①连接专用工具(皮带张力计组件)到MUT-II上。
+gndW
②连接MUT-II到诊断接头。 _pS)bxw
③将点火开关位于ON,从MUT-II屏幕上选择“皮带张力测量”。 }/NL"0j+4
④如图2-10所示,保持麦克风(MB991668)距离皮带背后10~20mm,在倾斜角度15º以内。 `a7b,d
/4*>.Nmb,f
图2-10 检查皮带振动频率 gWjz3ob
⑤用手指轻压图2-10箭头所示皮带的位置,检查皮带频率是否在标准值内(见表2-2)。 ?0+J"FH# W
⑥使用MUT-II检查皮带振动频率时注意须在皮带表面温度接近室温时且在发动机没有运转时进行测量。确认不要让水或油等沾到麦克风。在测量时,如有强风吹或噪音接近麦克风或麦克风接触到皮带,则表上所显示的值会和实际不同。不可以测量。 3:P "6mN
(2)发电机驱动皮带张力的检查 &uTK@ G+
如图2-11所示,使用皮带张力计来检查皮带张力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Wp$'#HhB
ob.=QQQs
图2-11 检查皮带张力 "@)9$-g
(3)发电机驱动皮带挠度的检查 UDz#?ZWnd
对着如图2-12箭头所示皮带的位置,施以98N的压力,检查挠度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m?x|Zc_v
5b2_{6t
图2-12 检查皮带挠度 jQiKof>
2、发电机驱动皮带张力调整 (ft8,^=4
(1)如图2-13所示,松开发电机枢轴螺栓的螺母。 ljij/ C=
L)cy&"L|
图2-13 调整发电机驱动皮带 H\\0V.}!
(2)松开固定螺栓。 3JiJ,<,7
(3)转动调整螺栓,将皮带张力及皮带挠度调整到标准值。 P| o_/BS
(4)锁紧发电机枢轴螺栓的螺母,其拧紧力矩为22N•m。 sD,[,6(
(5)锁紧固定螺栓,其拧紧力矩为22N•m。 )&"l3*x
(6)锁紧调整螺栓,其拧紧力矩为9.8N•m。 @'.(62v
3、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的检查和调整 .'md `@t
按照下列步骤检查驱动皮带的振动频率、张力和挠度: 3 8>?Z]V
(1)使用MUT-II检查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用手指缓缓地压下皮带中间位置(如图2-14箭头所示),检查振动频率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29DYL
}D_h*9
图2-14 检查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 <aJdm!6
(2)使用皮带张力计检查皮带张力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uMOT#KjR
(3)检查皮带挠度时,在如图2-14箭头所示皮带的位置,施以98N的压力检查挠度是否在标准之内。 8&g|iG
如果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的张力或挠度在标准值之外时,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DFutJY+
(1)如图2-15所示,松开动力转向油泵固定螺栓。 Ws'OJ1
V?U->0>Z4
图2-15 松开动力转向油泵固定螺栓 ]A oRK=aH
(2)适度移动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并调整张力。
fFu+P<?"
(3)锁紧固定螺栓,其拧紧力矩为39N•m。 xUT]6T0dB
(4)检查皮带张力或挠度,必要时调整。注意此项检查必须在顺时针旋转曲轴一转以上之后进行。 FbH
1yz
4、A/C压缩机驱动皮带的检查和调整 fpd4 v|(
检查A/C压缩机驱动皮带的振动频率、张力和挠度的方法如下: 3a|I| NP
(1)使用MUT-II检查A/C压缩机驱动皮带张力时,用手指缓缓地压下皮带中间位置(如图2-16箭头所示),检查振动频率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As00Bg
,)u1r3@I^
图2-16 检查A/C压缩机驱动皮带 7{W#i<W
(2)使用皮带张力计检查皮带张力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zW
O!z=
(3)皮带挠度检查时,在图2-16箭头所示皮带的位置施以98N的压力检查挠度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P7`RAz
如果A/C压缩机驱动皮带张力或挠度在标准值之外,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Y@ l>4q")
(1)如图2-17所示,松开张紧器皮带轮固定螺母。 I,7n-G_'
wh#x`Nc
图2-17 松开张紧器皮带轮固定螺母 QvDD
(2)使用调整螺栓调整皮带张力。 !A#(bC
(3)锁紧固定螺母。 F:cenIaBF
(4)检查皮带张力或挠度,必量时调整。注意此项检查必须在顺时针旋转曲轴一转以上之后进行。 Sj9NhtF]f
(二)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 N-<
m/RS
气门间的隙的检查和调整步骤如下: sI#r3:?i
(1)起动发动机,暖车使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达到80~95℃。 WJ
m:?,
(2)从气缸盖上拆下所有火花塞以方便进行检查。 @Yy']!Ju
(3)拆下摇臂盖。 J<=k
[Q
(4)顺时针转动曲轴,直到皮带轮上的识别记号与正时指示器上的“T”记号对正。 /;\{zA$uC=
(5)用手上下移动第一缸及第四缸的摇臂以判断哪一缸活塞在压缩行程的上死点。如果进、排两气门摇臂皆有气门间隙,则此摇臂所对应的活塞不是在压缩行程的上死点位置。 /ng+IC3
(6)当第一缸活塞在压缩行程的上死点位置时,检查并调整图2-18所示白色箭头所示的气门间隙。当第四缸活塞在压缩行程的上死点位置时,检查并调整图2-18所示黑色箭头所示的气门间隙。 f]JLFg7
!mLD`62.
图2-18 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 ZQQ0}
(7)使用厚薄规测量气门间隙。如果气门间隙未达标准值,则松开摇臂固定螺母,转动调整螺栓进行气门间隙的调整。进气门间隙标准值为0.20mm;排气门间隙标准值为0.30mm。 5gnmRd
(8)将调整螺栓用平口起子压住以防止其转动,然后锁紧固定螺母到标准力矩。固定螺母拧紧力矩为9N•m。 GI40Ztms
(9)转动曲轴一圈以上,使曲轴皮带轮上的识别记号与正时指示器上的“T”记号再次对正。 hR1n@/nh
(10)重复步骤(7)和(8)作业,以调整其它气门的间隙。 ^&mJDRe
(11)安装摇臂盖。 [c=T)]E1
(12)安装火花塞并锁紧到标准值。火花塞的拧紧力矩为25N•m。 #~Z55D_
(三)点火正时的检查和调整 iO,_0Y4
(1)检查前将汽车设定在检查前状态(起动发动机,暖车使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达到80~95℃,下同)。 v,] &[`
(2)按图2-19所示,从线束端插入转接头到发动机转速表接头。 N4wv'OrL]
u6,NQ^4
图2-19 连接转接头 *r&q;ER
(3)连接一次电压侦测式转速表到转接头。注意不可使用MUT-II,如果用MUT-II连接诊断接头作测试,则点火正时无法变成基本点火正时。 ^zMME*G
(4)接上正时灯。 4r&S&^
(5)起动发动机并以怠速运转。 :< )"G&
(6)检查发动机怠速时否在标准值之内。发动机怠速标准值为750±100r/min。 ~4YLPMGKl
(7)将点火开关转到OFF。 Ag>E%N
(8)从点火正时调整接头(棕色)上拆下防水接头。 4>uy+"8PO
(9)如图2-20所示,连接跨接线到点火正时调整端子,并搭铁到车身(搭铁此端子是为了将发动机设定在基本点火正时)。 4@K9%
?e`4
sf_~
图2-20 连接跨接线 6@7K
\${
(10)起动发动机并以怠速运转。 [79 eq=
(11)检查基本点火正时是否在标准值之内。基本点火正时标准值为5ºBTDC±2º。 ZZkxEq+D
(12)如果基本点火正时未达到标准值,则按图2-21所示松开分电盘固定螺栓并转动分电盘调整基本点火正时。 \m.ap+dFa
M*DF tp<
图2-21 调整点火正时 Gj[+{
(13)调整后锁紧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拧紧力矩为12N•m。 Mo+mO&B
(14)将发动机熄火,从点火正时接头(棕色)上拆下跨接线并将接头复原。 -rU~
(15)起动发动机并检查点火正时是否在标准值之内。点火正时的标准值为约10ºBTDC(即使在正常操作下,点火正时仍会有的约±7º的变化。在高海拔区域,点火正时会自动从10ºBTDC提前约5º)。 pRsYA7Ti
(四)怠速的检查 ap;tggi(H
(1)检查怠速前将汽车设定在检查前状态。 ,2F4S5F~rC
(2)检查基本点火正时,必要时调整。基本点火正时的标准值为5ºBTDC±2º。 By=/DVm)=
(3)将点火开头转到OFF,接上转速表或连接MTU-II到诊断接头。 &"dT/5}6
(4)起动发动机并以怠速运转。 r`]&{0}23
(5)发动机怠速运转2min。 8?S32Gdu
(6)检查怠速,选择MUT-II的怠速选项并读取怠速值。怠速的标准值为750±50r/min。注意怠速由怠速控制(ISC)系统自动控制。 z\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