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
`I.Uw$,P
随着汽车装载量的不同和制动时减速度所引起的载荷转移,前后轮实际垂直载荷比是在不断的变化,要满足最佳制动状态的条件,前后轮制动力的比例也应变化。
Te`Z
Qqb
汽车上采用各种制动力调节装置来调节前后制动管路的工作压力,常用计量阀、限压阀、比例阀和感载比例阀。
JFx=X=C
⑴.液压式计量阀。
CqVh9M.ah
用于前盘后鼓式制动器系统。因鼓式制动先要克服弹簧张力和杆系中的间隙,盘式制动作用相对要快,为平衡制动(特别是轻微制动时),将计量阀安装在前刹管路中,制动前计量阀常闭,制动时刹车液先对后制动器作力,等系统内压力上升到一定值,刹车油顶开计量阀,压力传递到前制动器。计量阀只在整个制动的开始阶段和轻微制动的持续时间里起作用。
Y?Yix
⑵.液压式限压阀。图六
9k_3=KS3N
限压阀是最简单的压力调节阀,串联在制动主缸和后轮制动器管路之间。当限压阀输出压力P2随输入压力P1由零同步增长到一定值Ps后,Ps大于弹簧力F,滑阀向右移,关闭A腔与B腔通道,自动将后轮制动器管路液压限定在该值不再随P1升高,防止后轮抱死。
&UG7
g
⑶.液压式比例阀。
C !81Km5
位置同限压阀。作用是维持前后轮制动管路压力的正确比例,提供平衡的车轮制动压力。当强烈制动时,前轮盘式制动器需要高液压,比例阀可以减小去后轮制动器的液压力,防止后轮过早抱死,以此提供较好的制动平衡。
t#mW`rGE_
⑷.液压式感载比例阀。图七
93:s[bmx
当车辆因载荷而前重后轻,或剧烈刹车造成重力向前转移,后部变得很轻,后轮有抱死趋势。一些质心高度与轴距的比值较小的汽车,制动时前后轮间载荷转移较小,只采用限压阀将使后轮制动力远小于后轮附着力,即附着力利用率太低,不能满足制动力尽可能大的接近附着力的要求,因此采用能随汽车轴载质量变化而变化的感载比例阀,利用载荷传感装置自动调节后轮液压。它的安装位置同比例阀,只是多了车身和车桥相对位置变化的感载连接件。
6sl*Ko[ 阀体3安装在车身,差径活塞4为两端承压面积不等地差径结构,右部腔内有阀门2,弹簧6通过杠杆5对活塞施加推力F。
&O(z|-&| x
在F力的作用下,活塞处在最右端,阀门2打开,左右阀腔连通。
p_=^E*J]
轻微制动时,主缸的液压P1由进油孔A进入,通过阀门从出油孔B输出至后轮制动器,液压P2=P1。
,6,#Lc
设活塞右端面圆形有效面积为b,左端面环形有效面积为a,图中a<b
erYpeq.
则,右活塞端面的推力P2b<(左端推力P1a+杠杆推力F),此时活塞不动,阀门2认为开启状态,P2=P1。
U,Nf&g
重踩制动踏板时,液压P2与P1同步增长,当增长至活塞左右两端面液压之差大于推力F时[即P2b>(P1a+F)],活塞向左移动一定距离,阀门落座,将左右腔室隔绝。液压到达限压点Ps,此时后轮液压管路限定在该值,该液压限压点相当于特性曲线折点的液压。
~c,HE] B
从计算公式和图示中可以看出,满载时弹簧通过杠杆对活塞施加的推力F越大,相应Ps也就越大,那么制动力也越大,符合制动力接近附着力的最佳制动要求。
N|?"=4Z?
若进一步提高P1(即进一步加大踏板的踩踏力),又变成P2b<(P1a+F),活塞将右移,阀门2再度打开,液体继续注入出油腔,使P2升高,但由于b>a,在P2尚未升高到等于P1时,阀门又将两油腔切断,此时建立新的Ps。
])egke\!
这样,在自动调节过程中,P1随踏板力的升高不断建立新的限压点Ps,后轮制动液压P2虽随P1的升高而升高,但总是小于P1,因此,特性折线的斜率总是小于45度内变化(压比P2/P1<1),更接近理想分配曲线。
`WGT`A"
⑸.组合阀
ET;YAa*
在新型车辆中采用组合了故障警告开关、计量阀和比例阀为一体的组合阀,安装在制动主缸或主缸附近。普通的组合阀由三个各自独立工作的阀组成,工作形式与独立的阀体完全相同。
q@8Jc[\d
奥迪A6在(ABS+EDS)/ASR控制单元J104中装有一个相匹配的软件,承担了一般制动力调节器功能,因而取消了制动力调节器。需要注意的是当(ABS+EDS)/ASR其中一个出现问题时将使整个辅助系统停止工作,制动力调节器功能也随之消失,必须立刻送至维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