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产生漂移的原理
CMr`n8M
E*l"uV
'nno)kQ"
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GAYcVB
!iw
'tHhR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IXwa,
zTL
n*?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QX>:z
iC-ABOOu{l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NrcCUZ .:N
D}sGBsOW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PU5mz.&0'
JWHt|zBg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7)(qnbe"
1D p@n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5<
9/
\UqS -j|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i)
Mp"'?zf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o9Txo
(tYU
1<a@ p}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i}`_H^
ESD<8OR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
mQJ4;BJw
G{kj}>kS_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q
yg*n>nt
k)`$%[K8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K`hz
t
xC-BqVJ%_T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N~;*bvW{
A2y6UzLYD
2. 转弯中拉手刹
4otl_l(`yv
XYe~G@Q Z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ni6p&b>
9JPEj-3`g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1 |x
8Atq,GcG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X&a:g
>;4!O%F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R,t$"bOd
B=n[)"5fBO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jlqv2V7=/
n,$z>
注意1和2,3和4分开,
][&9]omB
_S}A=hK'
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vy9 w$ls
7!WA)@6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Y_woKc*
uN([*'
0Cg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Qham^
'Vyt4^$%
甩尾中的控制:
Ag{iq(X
u%w`:v7Yo(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n4}Br;%
{q"OM*L(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_lamn}(x0
gIjh:_ Pz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JpXlBEio%
?l9XAWt\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Gj3:-xqL
].-1v5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h9}+l
Z^3
rLCa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u^^[Q2LDU}
+}Dw3;W}m
真正的漂移:
"q3ZWNS'w
G|bT9f$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x]}^v#
Xr,1&"B&t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LQ@"
Xe]5
d-oMQGOklb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 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KqHyG
S;Fi?M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
m&d|t>3<
\<bx[,?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Vf
g[Uq
IW5,7
.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Z{*\S0^ST
G/E+L-N#`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HZE#Ab*L
CO/]wS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NV@R&
r8?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