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汽车最重要的不是它的引擎,而是它的剎车。配备全球首部的陶瓷剎车系统的CL55 AMG,广告中Mika Hakkinen有如此说法。 [J^
)qL&%xz
能够体会到剎车不够用的用车人,应该可以算是不把车当作纯粹交通工具的人,对于车上的诸多机械结构也应该会有一定程度的挑剔。既然认为原厂制动力不敷使用,只能朝改装的方向前进,然而,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如何能在花费与效果之间取得最高的成本效益,应该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事,也是因此各个改装品牌在剎车系统上都会有不同等级的配件供消费者自己斟酌选购。剎车的强化可以说应该是改装的第一步,也是一般消费者比较容易DIY的地方。 F.tfgW(A@
N|mJg[j@7
谈到剎车系统,当然不仅仅是驾驶看到的那个踏板而已,整套机构演变到了今日,虽然每家车厂都不尽相同,冒出了一堆什么ABS、BAS的名词来,先撇开这些额外的辅助装置,看看一套简单的剎车系统是怎么运作:当踏板被踩下时,会带动底下的总泵的活塞压缩,透过不可压缩性的剎车液,把作用力传递到四个轮胎的分泵上(帕斯卡原理),再透过分泵的独立管路去推动剎车来令片,使其摩擦盘片或剎车鼓,因剎盘片和剎车鼓都是与轮胎固定并随之同步运转,因此当它们受到摩擦阻力时,再透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帮忙,使得让轮胎转速降低甚至直到停止,最后看到的结果就是车辆达到了要减速的目的。 4[yIOs
!8
-oR6/$%
整个剎车过程描述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其实就是几个过程:踩下踏板→总泵→分泵→剎车碟(鼓),不过谈到可以加强的地方,里面就很有学问了。以下分几个部份来讲: cc}Key@D
1,真空辅助泵 1PH:\0}
为了增强对来令片的施压力道,现在生产的汽车几乎都会装置所谓的真空辅助器,原理是利用引擎运转时进气歧管的真空来增强剎车的力道,这个效应可以在踩着剎车熄火时,踏板会突然下沈的现象上发觉(因为引擎没运转了嘛!也因此才有人说熄火状态滑下山会煞停不下来就是这个原因)。不过有趣的是,最近似乎流行在进气歧管上打洞插根管子,利用「二次进气」调稀空燃比效应来“增强马力”,有没有增强马力不知道,不过没有处理好的话,剎车的真空辅助效果会大打折扣,万一花了钱跑不快还停下来,那就糗大了。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