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zmL
VFGnS
;Krb/qr4_ 我们常在汽车广告中看见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广大购车和想了解汽车的人士都很关心,什么是汽车安全气囊技术?有什么作用?该如何使用?作为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新技术,汽车安全气囊技术能为乘员提供碰撞后自动保护。在国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装备了安全气囊,使得交通事故死亡率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气囊并不能取代安全带,所以有些车主认为安全性能好的汽车可以不系安全带是完全错误的。?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安全气囊的作用以及使用知识:
m^3j|'mG 8{ =ha
3}&3{kt 安全气囊的功能
IYXN}M.= vCSC:
"::2]3e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
`67i1w` HB'9
&
d<Q%h?E 当汽车发生前碰撞时,首先是汽车要停止运动,车内乘员的惯性力作用下仍以原来速度继续向前运动。不系安全带的乘员将会与转向盘、前挡风玻璃相碰,因而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系安全带的乘员可以随着汽车停止运动而逐渐停止向前运动。如果碰撞剧烈,乘员向前运动更快,即使系了安全带,在完全停止运动前,仍会与车内物相碰。如果此时装在转向盘或仪表板内的气囊充气弹出,它就可以保护乘员减少其与车内物相碰的可能性,更均匀地分散头、胸的碰撞力,吸收乘员的运动能量,从而起到补充安全带效果的作用。 因此气囊主要在缓冲前碰撞或近似前碰撞严重性方面,补充安全带提供保护作用。实际事故统计表明,仅有10%左右的事故能使气囊充气。
uK"FopUJ4i +y
nhN\S$/
+<F3}]] 2、气囊在车内的标识
"%^_.Db>| ,v8e7T
k"DZ"JC 驾驶员气囊放在转向盘毂内,有一个完整光洁的装饰外罩;乘客气囊则藏在仪表板内,以发生前碰撞或近似前碰撞事故时,固装在组件内的气囊以规定方式冲破外罩充气膨胀。
0:[A4S`X Q34u>VkdQI
|Vz)!M 在转向盘外壳和仪表板上刻有"Air Bag"或缩写"SRS"(辅助乘员保护系统)或"SIR"(辅助充气保护系统),表明该车装有气囊。
SQK82/ >>KI_$V
hv#$Zo< 装有驾驶员用气囊的轿车仪表板上有一个指示灯,向驾驶员表明气囊系统状态,汽车用户手册上说明了该指示灯的功能。尽管汽车厂规定了维护或检查要求,但大多数气囊系统不需要常规维护就能经常处于可使用状态。
#p*uk
$6UU58>n
}Em{?Hqy 3、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
Ua|iAD1 (Ox&B+\v+v
@a]cI 典型的气囊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探测碰撞点火装置(或称传感器),气体发生器的气囊(或称气袋)。
GFPrK9T Jxe 5y3*
(
A3 TR'BFw- 在发生足够严重的前碰撞或近似前碰撞事故时(相当于以大于25km/h的速度与一刚性壁正面碰撞),车上的探测碰撞点火装置主动将突然减速信号,传递给气体发生器的引爆装置,使相关物质(生成氮气,在乘员前方气囊充气,充满气囊所用时间不到0.05秒。气囊充气前折叠在转向盘毂内和仪表板内,充气时先将保护外罩自动充开。气囊的侧面有排气孔,当乘员碰压膨胀的气囊时,囊内氮气排出,原来较热的气体在排出后快速冷却,吸收乘员向前运动的能量。
GjW(&p$& -}T7F+
o-_,l
J7o^ 4、使用注意事项
`xv Uq\ l#ct;KZ
SI6?b1;-:F (1)烟和粉末
9P
<1/W! 2"
v{
c0jTQMe4yl 气囊充气时不会燃烧或破裂,只是由于化学反应而产生烟和粉末状残渣,其成分大部分是演粉或滑石粉与钠的化合物,皮肤或眼睛如与沉淀物接触,可能有短时间刺激感,但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4rCw#mVtB 54]UfmT%I
,4,./wIq (2)意外充气放出
8X\":l: @# p{,L
=^ x1:Ak 触发气囊充气的传感器仅能被严重的前碰撞或近似前碰撞所激发。即使猛烈关门、坐在转向盘毂上、用手摇动保险杠或在高低不平路面上行驶,气囊都决不可能意外充气,传感器能准确鉴别汽车紧急制动与严重前碰撞或近似前碰撞的差别。
5.U|CL =%crSuP
yt`K^07@ (3)气囊充气后驾驶汽车
GaOM|F'> hyC]{E
.vtV2lq 气囊充气后,人体碰压使其很快泄气,只要汽车仍然能行驶,驾驶员就能继续操纵带有瘪气囊的转向盘。不过这时很危险,只能应急,应尽快把车送到修理厂去。
@`:z$52 -5#cfi4^*
i^"!"&tW# (4)气囊充气对眼镜的损坏
sk7]s7 ;2l|0:
)F,z pGG 由于乘员与充气气囊相碰,可能使眼镜架折弯、损坏甚至断开,造成面部轻伤,但眼镜片不会破碎或伤及眼睛。
x%
T.0@!8 D 3Tqk^5
63/a 0Yn (5)气囊充气的声音
fGoJP[ae tXcZl!3x
88l1g,`** 气囊充气时的声音很响,但持续时间极短,以致大多数乘员都没注意到,同时实际碰撞的声音几乎完全淹没了气囊充气的噪音。
/B)2
L]6p +;4;~>Y
Kp^"<%RT (6)在装有气囊的车室内放置物品
] >1`Fa6_ &nwS7n1eb
`\|tXl. 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的任何物品都有可能防碍气囊充气或被抛射出去,在车室内安装收音机、CD机等附件时,要遵照汽车厂的规定,否则会影响气囊工作。
T+aNX/c|> x2a
?ugQ
H }]Zp (7)碰撞损坏汽车上的气囊
1LSJy*yY JP0aNu
jtpHDS 如果在由于碰撞而严重损坏的汽车上有未引爆充气的气囊,那么可能该气囊的电路系统出现故障,以致没有电信号传给气体发生器,此时应首先断开电源线。考虑到气囊系统有能量延迟特点,在发生碰撞事故后不久,不要靠近或放置物品在未充气气囊旁边。当装有气囊的汽车着火时,气囊组件在温度达到150℃左右时会自行充气。
6Iv};f"Y 9<y{:{i
"N_@q2zF 已充过气的气囊组件没有任何危险性,拆除后可按一般废物处理。
CdCY#$Z i$3#/*Y7_L
n%;t Va (8)气囊系统的更换
!IC
.0I` X3gYe-2
>[T6/#M 在碰撞后可修复的汽车上,必须更换已充过气的气囊系统。任何气囊系统都是与某一特定车型的碰撞特性及乘员舱尺寸相匹配的,因此,只能更换专门为该车型设计的气囊系统。
ko!aX;K !g>mjD
nu|odP (9)气囊与儿童约束
%-!:$ 1; z5[Qh<M
xU9^8,6 坐车的儿童应使用合适的儿童保护装置,在装有气囊的汽车上尤应如此。由于气囊充气可能对前排儿童产生意外危险,所以最好把儿童安排在后座椅上。
]b&qC
( Yg`z4U'6~
0`e- ; (10)几种可能意外引爆气囊的情况
nF|m*_DW dCMW
v~>
4
;d9bd)A 正常设计:时速25公里以上正面刚性碰撞。
C_Z[ul Nl1v*9_x
z|SLH<~ 意外情况也会引爆:高速碰撞路面台阶、异物、较深的凹洞,下坡时碰触到地面。
A{hWFSv p]#%e0
#x&1kHu< (11)以下情况不会引爆气囊
o$YL\ <qp %Sfew/"R0
k|nv[xY0 撞击水泥柱以及细长物体,追撞到卡车下方,侧面擦撞,后车追尾,翻滚。
7
rOziKZ" x
\GCsVy
4WZ:zr N 5、安全气囊的维护
vZmM=hW ~ p@y?xZS
HP^<2?K (1)不要在气囊袋盖上或周围放置物体,或者企图将它打开。
W~z
2Q
so X]d;x/2
~v"4;A6 (2)不要修改属于安全气囊系统的零件及线路,或者自行更改前保险杠及车辆前部车身结构。
v1h\
6r' E><$sN6
O|%03q( (3)在安全气囊膨胀过后,可将展开的气囊折叠好放置于方向备用盖口及仪表板内,应尽快更换。
WH|TdU$V 0'wchy>
W%ml/ 4 (4)打开点火开关后,诊断装置会开启安全气囊指示灯6-8秒,然后自动熄灭。当安全气囊指示灯不亮、闪烁不定或持续亮着时,说明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
8
8 x2Hf5I kz0pX-@b
Six2{b)p 特别提示: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非常快,如果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因此,乘客上车后,应系好安全带并保持正确的坐姿,不宜让6岁以内或者140厘米以下的儿童坐在前排,更不要将婴儿的座椅安置在前排乘客座,以免车子发生碰撞或故障时,安全气囊弹出对这些人员造成伤害。
zK_Q^M` o)wOXF
mGpBj9jr1 从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来看,也并非完美无缺。若使用不当,很可能对驾乘人员造成伤害。据计算,若汽车以60公里的时速行驶,突然的撞击会令车辆在0.2秒之内停下,而气囊则会以大约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弹出,这个弹出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头部、颈部等人体较脆弱的部位很难承受这么大的冲击力。因此,安全气囊若要真正起到安全的作用,还与驾乘人员的坐姿、身高以及撞击瞬间的反应有关。此外,安全气囊弹出的角度、力度都要经过精确计算,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酿出一场悲剧。
_1jbNQa Qe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