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1853阅读
  • 2回复

ZT:从德系日系轿车车市表现看欧亚文化差异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观念。一个地域形成的文化不仅对车型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起着决定作用,而且与市场上的营销理念及销售价格策略也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大众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合资企业,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应该说是了如指掌了吧,然而,后它十多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本田汽车,却捷足先登。 Q",0F{'  
JB>b`W9   
fm^@i;D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从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足迹中,我们可寻觅到欧
亚文化一些思维方式的不同: <a[Yk 2  
P<Zh XN'  
&<+ A((/i  
  ?上海大众是1985年开始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合资生产的桑塔纳轿车。当时市场售价22万元,到1993年推出93款桑塔纳轿车时,销售价格还17万多元呢!到1995年国家公布在国家规定轿车价格的基础上,厂家可以上下浮动10%。那时,普通桑塔纳轿车销售到13万多元。到1998年1月19日,上海大众汽车销售公司公布新的销售价格,普桑下调两万元,销售11万元多一点;到1999年1月,普桑又推出半选与全选车型,全选车型销售价格又恢复到13万多元。从1994年桑塔纳2000型上市后,其销售价格的变化轨迹也是如此。 FVKW9"AyW  
4:7V./" 9  
\@>b;4Fb+N  
  ?综上所述,德国大众感受到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是由高到低的过程。换句话说,一种产品投放市场时,销售价格先定高一些,根据市场表现,然后再对价格进行调整。 .0G6flD   
{ls+d x/  
&/A 8-:m  
  ?另外,德国大众在捷达轿车投放市场上的思路如出一辙,捷达轿车在刚上市时市场销售价格在17万多元,经过多轮下调,现在最低档的捷达仅售9万多元。 aS}1Q?cU  
@mt0kV9  
`A/j1UWJ  
  ?同样,德国大众在2003年上市的两款新车———高尔和高尔夫也是一样,据媒体报道,这是红遍世界的车型,在某国年销售量创了吉尼斯纪录。然而到了中国,却受到市场冷落。其原因除了在市场运作上有毛病外,就是市场价格定位过高,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 d h^^G^  
!.5),2  
io4A>>W==/  
  ?那么,我们再看日本本田进入中国市场后的思维轨迹。本田汽车是1998年5月7日与广州轿车有限公司签约合资的。1999年CKD组装出厂了雅阁轿车,市场定价29.8万元。可是,当时走私雅阁轿车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高达40万元。因此,事实上2.3升雅阁轿车一上市就爆炒到39万元,最高时卖到43万元。随后,广本又推出2.0升、3.0升的轿车。这几年来,广本的销售市场一直是靠订单购车,交了订金还要等上若干时日。乃至中国入世后,进口车价格下跌,国内轿车价格全面跳水的情况下,广本雅阁轿车的价格却丝毫没有动摇。到2003年1月份,新雅阁上市时,对轿车做了若干项改进,增加了许多配置,但销售价格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价格下调3万元,一下子使整个轿车市场的价格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舆论哗然,被称之为“价格杀手”。在整个2003年里这款车都要加价才能买得到(加价的是非曲直姑且不论)。在2003年8月飞度上市时,又一次以”价格杀手“出现江湖,震撼了整个紧凑车型的价格体系。这两款车不仅逼着许多车型价格跳水,也使消费者对这两款车追捧到极致。 O,V9R rG  
}ZZ5].-a<D  
|@VF.)_  
  ?可见,由于地域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德国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政策,是在具体操作上采取了“火力侦察”的做法,依照在中国20年形成的思维惯性,开始就把销售价格定高了,然后再一点一点地下调。反观本田对价格理论的理解,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不是考虑“什么价位能卖出去”,而是“什么价位卖得最好”。 yDd[e]zS`  
d;suACW  
'wQy]zm$  
  ?中国有句老话: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汽车文化上的差异、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带给市场的变化就大了。高尔、高尔夫与广本、飞度在市场上的差异表现道理皆然!
Jh2Wr!5  
5RhF+p4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热心会员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4-01-20
离谁近就用谁的。
级别: 金虎长老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12-21
顶,学习。
我喜欢三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